首页/ 新闻中心 / 本地要闻 / 正文

让文明成为旅游的“通行证”

来源:渭南日报 发布时间:2023-10-02 09:12

“十一”长假已经到来,伴随着旅游黄金周的正式开启,“文明旅游”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。无论是远道而来的游客,还是即将出行的本地市民,每个人在旅途中的言行举止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,更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。

文明旅游需要全社会形成对文明的共识。一草一木皆是大自然的馈赠,一碑一刻无不凝聚着先人的智慧。然而,总有个别人把景区当作到此一游的他乡,在景区的墙面、砖石上随意涂刻,以“触摸”文物来“见证”历史,给许多文物古迹留下不文明的印记。此类行为,归根结底,是缺乏公共意识。

文明就像一面镜子,照映着个人的素质涵养,也折射出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不断发展,人们的公共意识逐渐提高,逐渐明白尊重自然、尊重历史、尊重民俗、尊重他人就等于尊重自己。每一个人都是文明旅游的重要践行者。在旅游过程中,不能只专注于个人当下的享受和体验,还要顾及他人的感受,维护好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,让文明成为最美的风景。

文明旅游是一个永恒的话题,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,要长期坚持、常抓不懈。相关部门要协同抓好文明旅游工作,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,积极倡导文明旅游新理念、新风尚,不断强化人们的公共意识和规矩意识。根据实际情况,强化文明旅游引导和管理,建立长效机制,大力营造文明和谐、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,推动践行文明旅游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为。

文明旅游需要携手共筑。首先需要从自我做起,从身边小事、细节做起,从严从实从细要求自己。其次面对他人的不文明行为,要敢于说“不”,敢于挺身而出,及时制止,绝不能在身边的不文明行为面前保持沉默,任由不文明行为风蚀我们文明的土壤。在文明面前没有“看客”,需要你我共同携手,一起努力把不文明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,把文明的“种子”播撒在每个人的心间,让文明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习惯,成为游客出行必备的“通行证”。